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校本教研>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

关注学生主体与核心素养 兼容文字之意与诗文之美 ——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专题研讨暨与松桃县大路完小

来源:跨塘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9-11-01 10:41:04 浏览次数: 【字体:

关注学生主体与核心素养 兼容文字之意与诗文之美 ——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专题研讨暨与松桃县大路完小、妙隘完小教研互动活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统编版语文教材大量增加古诗文,更是将古诗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好教学层次?如何将古诗里的文字之意与诗文之美恰当融合,学出古诗里的语文味?面对这一个个疑惑,1029日下午,虹桥校区的语文教师齐聚在未来教室共同探讨。

首先是课堂展示环节。张静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一课以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借助停顿读出节奏,根据诗句读出画面。特别是通过一张“江水流动”的图片,让学生生动地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诗。王娜老师执教的《出塞》是一首边塞诗,课堂上一首《出塞》的吟唱曲让学生入情入境。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体会诗人寄托其中的情感。王老师还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读出诗中韵味,读出独特的景,读出独特的人。


接着是评课环节。张滢老师从教学内容编排上,谈到王娜老师的课堂将文字之意与诗文之美恰当融合,设计了多次“想象”环节,帮助学生更本质、更内源、更切身地感知诗歌的意境。刘梦婷老师则从朗读角度,关注到了两节课都重视学生的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以读促悟。两节课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虹桥语文教研组长李茜茜老师带来了主题为《抓住核心点,问道古诗词》的讲座。李老师指出,统编教材每个年段对孩子的要求都在递进式的提升。作为教师,需要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孩子乐学,让老师教得轻松。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站位高、身段低、步伐稳”,做好新旧教材的衔接,注重古诗积累。本次讲座,让教师们进一步走近统编教材,感受到统编教材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的内涵指引。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让老师们感受到新教材更加突出了语言的积累,更加注重思维的发展,更加注重审美的提升,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本次活动也加强了我校语文教研组与松桃县大路完小、妙隘完小对古诗文教学策略的研究,点亮了语文教师的古诗教学之路。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