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校本教研>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

名师引领 聚力成长——记园区缪建平名师工作坊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

来源:跨塘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0-09-09 09:48:35 浏览次数: 【字体:

名师引领  聚力成长——记园区缪建平名师工作坊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 

2020年9月6日下午,缪建平名师工作坊第一次研修活动在景城学校心理活动室举行。工作坊领衔人缪建平老师主持会议,来自全区各校的23名成员及跨塘实验小学的部分数学老师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研修活动开始,工作坊成员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阐述完工作坊建设思路,缪建平老师作了《让数学童书陪伴孩子成长——小学数学“读学”思考与实践》的专题讲座。缪老师提出小学数学“四学”的深度学习方式,即“读学”、“玩学”、“探学”和“写学”。“四学”之中,“读学”是基础,帮助学生拓展数学视野;“玩学”和“探学”是关键,让学生享受游戏的乐趣,学会问题解决;“写学”是升华,让学生在总结和反思中优化学习方式,更好地去学习数学。通过这四种“深度学习”的方式途径,努力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融入血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维建模、数学实践探究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等学科核心素养,让儿童做“数学家”!


接着,进入研讨环节,大家就“儿童数学阅读”展开热烈地讨论,针对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和如何开展数学阅读活动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景城学校 陈海勇

数学阅读一般包括对教材的阅读、问题解决中的阅读,以及课外数学材料的阅读。为什么要进行数学阅读?当前,学生在读题审题也即数学语言识别环节存在短板,通过数学阅读,则利于对抽象、数学化的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的阅读、感知及理解,理清题意,找到解题思路。同样,概念学习时,学生所习惯的生活语言对学习有负迁移影响,那么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学生实现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互译以及三类语言的转换。

娄葑实小 卢伟玲

去年的质量监测,解决问题一块,二三年级一般都能解答,但是“清洁工”、“引入机器”的题目,题干很长,学生得分率很低。现在准备改进,从《小学生数学报》读起,进行阅读的“饥饿疗法”。同时,取得家长的支持,扩大范围,增大阅读面。当然,读是一方面,读的多不一定说的出来,如果经过思考,把它写下来,类似“语文日记”,有探究性质的作业等,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园区三实小 徐海明

缪校提到家庭阅读与家庭教育,说到摔水杯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学生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还有,《小学数学教师》缪老师专题介绍中的“羊吃草”这篇文章,一做做了30年!这件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专注,做事的时候也会带动自己去涉及各个领域。今后,我想做一些实验类的研究,比如魔方等事情,会回去坚持做,分享个人案例。

斜塘学校 许婷婷

我教高年级时,也指导过学生写数学小论文,但发现学生没有论文的素材。有些需要细心地观察、积累,像平行四边形形状的车位,学生不容易发现,老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去发现?

星浦学校 潘静

我有一个疑问,关于家庭阅读的问题。如何指导家庭阅读很重要,读书,尤其是读数学书,如果只是为了打卡,效果不一定好。我读书的时候喜欢画画算算,不是应付。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会要求学生阅读后,告知读了什么内容?什么思想?你学到了什么?要读出东西,读出滋味。

唯亭实小 李怀红

我在阅读上,有一些思考。我是高年段老师,我在课堂里带学生进行阅读,后来有了几百篇数学日记的素材。针对这些,我也写了类似的一些论文,并发表。我觉得把故事拍成视频,会有趣,但是我发现学生的语言比较匮乏,所以今后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





针对老师的疑问缪老师也一一作了解答。例如,怎样从阅读中寻找探究学习素材,缪老师鼓励让学生先学会提问题,然后从20-30个问题中挑选最喜欢的问题,比如蚊香能烧多久?磁带胶条有多长?一分钟能眨眼几次?当研究多了,就会把前人的方式方法联系在一起,辩证地看问题。


对于大家关心的“读学”到底该深入下去,缪老师说,倡导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不仅是读数学这一门学科,而且是数学、科学、人文、艺术的整合阅读;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是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在“读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汲取知识,涵养数学智慧;启迪思考,改变思维方式;陶冶情操,培养数学品质。开展“读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榜样引领,营造读书的氛围;可以指导做阅读笔记,促进思考;可以拍照奖励,鼓励阅读;可以写读后感,记录点滴……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重要一环,工作坊为各位成员购买了经典的数学书籍。缪老师勉励大家,教学之余不忘读书,提升素养,书要越读越勤、越读越广、越读越精。教师的教育幸福在哪里?就是让每天的工作充满创造性,让每天的教学充满挑战性,一定能够收获不一样的教育人生!

缪老师讲座基于实践,深入浅出,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行路方能致远,工作坊的每一位老师必将不忘教育初心,做实教学科研,满怀激情,砥砺前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