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校本教研>详细内容

校本教研

“四学”课堂赋新能,教智融合促发展——缪建平名师工作坊举行第六次研修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30 15:45:08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学”课堂赋新能,教智融合促发展

——缪建平名师工作坊举行第六次研修活动

四月的苏城春意正浓,在这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里,缪建平名师工作坊第六次研修活动于2021年4月22日下午在跨塘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教发中心杭瑛老师莅临指导,全体工作坊成员、跨塘实小全体数学教师全程参与。

DSC02303.JPG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教智融合、四学课程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园区推出“教智融合深化年”的教育发展主题以来,各校都在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结合缪建平校长的“四学课程”,工作坊成员的四位老师精心设计了“探学”、“写学”同题异构课。

景城学校的陈骅老师执教了探学创意课程《简单的周期》。本节课从游戏引入,让学生感知规律;再探索比较,让学生发现规律;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规律。强调自主探究,关注学生学习中过程性的收获。

DSC02123.JPG

车纺实小的徐兰老师执教了探学创意课程《圆的认识》。徐老师说,探学,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自己去辨。课堂上,同学们自主尝试画圆、自学课本,整节课都是满满的探究意味。

IMG_E2964.JPG

唯亭实小的李怀红老师执教了写学创意课程《神奇的数阵》。李老师从兴趣、挑战、成长三个关键词出发,重视课堂“学思写”联动,对写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这节课的教学由浅入深,不仅让学生发现了数阵的神奇所在,还知道了神奇的原因,趣味性与探究性并存。

IMG_E2985.JPG

娄葑实小的卢伟玲老师执教了写学创意课程《平面图形面积与周长的整理》。这是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但并不像普通复习课一样注重练习,而是通过“写”来研判学情、以学定教,为复习课的教学开辟了新路径。

DSC02147.JPG  

工作坊陈海勇老师主持了后续的研讨交流活动。

DSC02180.JPG

在四位老师简单的说课与回顾反思之后,工作坊成员顾婷老师为大家介绍“小先生讲数学”小视频制作经验。从阐述活动的意义:激发兴趣、亲子互动、培养数学素养,到如何录制视频的小妙招,再到视频制作上的难点和注意点,全部一一细致讲解,为在场老师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向。

DSC02214.JPG

随后,工作坊成员陈祥老师汇报“四学稿件”整理修改情况和后期工作。工作坊成员从新的一年努力方向开始,尝试撰写、超越自我,缪校将50余篇工作坊老师写的文稿逐篇批注,老师们反复修稿,“四学稿件”才算初步完成。今后老师们也将不只是囿于输入式的渐层思考,更应该经历思维的深度加工和输出,进而撬动工作坊伙伴们有更好的专业发展。

DSC02229.JPG

在听完一系列课程和汇报之后,杭瑛老师对工作坊成员的努力实践、认真学习进行了肯定和表扬,指出教师就应该做真研究、真思考。杭老师还对几节课进行了精准的点评,认为几节课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能整体把握教学层次性,探究的形式多样且有实效性,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探学与写学的课堂创新实践,老师们的数学课堂要有深度、有温度。随后,杭老师又谆谆勉励与提示全体成员,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用心设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清晰地自己怎么讲、何时讲、为何讲、要不要讲、有没有更好的讲法,要用心设计好教学反馈,清晰反馈什么、何时反馈、如何反馈、为什么反馈,从而不断积淀、磨砺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促进自我的不断提升。

DSC02237.JPG

最后,工作坊主持人、跨塘实小校长缪建平老师做了活动总结,提出了课堂、课程、教师三个关键词,每个工作坊从课堂教学的创新、四学课程开发历程来促进自我的提升和发展,要把“尝试反馈教学”思想与“四学课程”建设实践同步进步,并行不悖;下了阶段老师们要从读书和写作两个方面出发,且行且思,且思助写,教学相长。

DSC02290.JPG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工作坊成员在一次次的研修活动中,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碰撞思维的火花,不断尝试和探索,在教智融合的背景下共同发展和进步着!


终审:跨塘实验小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