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教研促成长,思维碰撞谋发展——“尝试反馈教学”集团共同体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集团教研促成长,思维碰撞谋发展——“尝试反馈教学”集团共同体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尝试反馈”教学的转型,推进区域教师交流与发展,9月19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东沙湖小学、景城学校协同开展了“尝试反馈——教学转型的校本应答”专题研讨活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老师全程参与活动并作指导。

东沙湖小学王秋娟老师的《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引导学生在分蛋糕中产生了学习分数的需求。接着王老师将蛋糕抽象成圆片,学生初步感知二分之一的产生。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使得学生进一步体会二分之一的含义。最后王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创造几分之一,进一步体会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

跨塘实验小学丁韬老师借鉴尝试教学思想,落实尝试反馈教学模式,围绕四个问题:这堂课学什么?我已经学会了什么?我还有什么问题?我学得怎样?来展开教学。从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乘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提升认识,使归纳计算方法的活动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景城学校的李沁仁老师为五年级孩子带来了好玩又精彩的《认识棱镜》一课。从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出现彩色光的故事引入,李老师引导孩子们自主阅读课本资料,分析白光被折射成三棱镜的实验现象,理解并总结实验原理。同时还引导孩子们将“白光被折射成七彩光”的思考顺序反转成“七色光能合成白光吗”,将光的美丽与神奇展现在了课堂上,带领孩子们沿着牛顿的思考路径,体会了光的奥妙。

跨塘实验小学的陈紫妍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的《故事二则》。她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跟大家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人物资料,给同学讲解易读错的字。接着创设了学习情境,借助“病历单”“训练单”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文中的关键信息来复述故事,通过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来体会人物品质,引导学生懂得了历史故事中深刻的道理。

课堂展示结束后,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老师带来了“尝试反馈——教学转型的校本应答”的专题讲座。邱老师从宏观上对尝试教学理念进行了生动阐述,指出了尝试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本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从微观上对数学课堂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上课教师能掌握尝试反馈教学的精髓,能利用好书本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学习。邱老师鼓励在场老师们能继续用好尝试反馈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深耕课堂,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都表示不虚此行,收获颇多。相信经过今天的共同体活动,老师们会在钻研尝试反馈教学的道路上行走得更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