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迭代启新程 专家领航育未来 ——跨塘实验小学举行课程规划与实施研讨沙龙
课程迭代启新程 专家领航育未来
——跨塘实验小学举行课程规划与实施研讨沙龙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3月20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以“精准把脉·赋能迭代”为主题,召开课程规划与实施专题研讨沙龙。活动特邀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夏静怡现场指导,校领导班子、科研处、教导处、德育处、体卫艺处、师训处等核心团队全程参与。
一、课程迭代:从木樨到梦想的进阶之路
活动伊始,吴佩芳校长围绕“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命脉”作主旨发言。她系统梳理了学校课程体系从1.0版“木樨课程”到2.0版“至雅课程”,再升级为3.0版“梦想课程”的演进脉络,肯定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坦诚当前面临的挑战:课程架构系统性待加强、实施路径需优化、评价体系尚待完善。如何让课程真正赋能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专家高位引领,更需要团队凝智创新。
二、梦想启航:看见成长的立体图景
科研处主任宋丽敏以《梦想课程:让成长看得见》为题作专题汇报,系统阐释“梦想课程”体系的三阶架构——筑基的“筑梦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拓能的“追梦课程”(跨学科项目化)、探创的“翔梦课程”(研究性实践),重点呈现课程实施的三大突破:以学科核心素养为锚点,构建“基础+拓展+研究”育人链条;创新“无边界资源整合”模式,打通课堂内外学习场景;建立“成长档案袋+素养雷达图”动态评价,让发展轨迹可视化。
三、专家把脉:政策导向与校本实践的深度融合
夏静怡副主任紧扣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三聚焦”提升路径:
文化铸魂:深挖吴地文化基因,将“吴门雅韵”“非遗传承”融入校本课程,打造地域特色课程群;
资源整合:盘活苏州博物馆、金鸡湖景区等本土资源,构建“城市学堂”实践网络;
评价革新:建立“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设计涵盖“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的立体量表,确保“教-学-评”闭环衔接。
她特别强调:“课程迭代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守正中突破。"
四、未来展望:共绘教育新蓝图
朱莉珍书记作总结部署,强调将实施“三步走”战略:
深度调研:基于专家建议开展课程实施背景分析,修订《梦想课程3.0实施方案》;
师资赋能:开展“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家校协同:构建“家长课程智库”,凝聚育人合力,共育“有根有梦”的跨小娃。
此次沙龙活动既是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总结,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正如吴校长所言:课程迭代永远在路上,我们愿做教育田野里的深耕者,让每一颗梦想的种子都能破土成林。
撰稿人:赵利芳
一审一校:宋丽敏
二审二校:许洁纯
三审三校:沈虹霞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